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年暑運期間,高鐵餐飲有了不少新亮點。在北京往返上海、廣州等熱門線路的高鐵上,悄然出現了輕食套餐的身影。旅客只需掃描座椅扶手上的二維碼,就能輕松下單,享受便捷的點餐服務。

以 G75 次列車為例,其近期推出了 “輕脂果蔬套餐” 和 “蝦仁雞肉輕食套餐”,價格分別為 32 元和 38 元。這兩款輕食套餐是高鐵集團根據旅客通過問卷調查小程序反饋的意見研發(fā)而來的。國鐵北京局京鐵列服食品生產中心主任孫軼透露,每日高鐵供應的盒飯多達 2 萬余份,而輕食餐僅有 400 份,占比不到 2%。
除了輕食套餐,高鐵上的特色餐品也日益豐富。早在 2021 年,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就推出了高鐵奶茶品牌 “那個女孩”。如今,高鐵奶茶在口味上不斷升級,港式凍奶茶、茉莉水果茶等多種口味深受旅客喜愛,日均銷量超過 6000 杯。此外,南昌、福州、廈門等地開往北京、上海、廣州的 15 趟列車,還根據季節(jié)特點上線了冰淇淋產品。這些變化表明,高鐵餐飲正逐漸擺脫 “品類單一” 的固有印象,為旅客帶來更多選擇。
然而,在高鐵餐飲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高鐵去泡面化” 卻引發(fā)了廣泛爭議。近期,廣州東站、白云站等高鐵站將站內商店的泡面下架,這一舉措迅速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話題。廣州東站解釋稱,由于方便面被認為可能嚴重影響列車環(huán)境衛(wèi)生,所以高鐵車站不再售賣,但旅客仍可自行攜帶。
不過,這一解釋并未讓大眾完全信服。對于許多學生、務工人員等群體來說,相比價格較高的高鐵盒飯,均價約 5 元的泡面是他們旅途上經濟實惠的 “剛需”。在他們看來,高鐵站不能僅僅通過 “禁止售賣” 來實現 “去泡面化”。
事實上,高鐵推出輕食、奶茶、冰淇淋等舉措,正是從供給端入手的有益嘗試。當高鐵餐飲能夠提供更多豐富、實惠且符合旅客需求的餐品時,旅客自然會更愿意選擇高鐵餐,而不是依賴泡面。從這個角度看,豐富高鐵餐飲的供給,才是化解 “去泡面化” 爭議的關鍵所在,也有助于讓高鐵餐飲更好地滿足廣大旅客的需求,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
SFE中國連鎖加盟展會基于分享行業(yè)資訊的目的轉載本文章,不代表我公司支持文中所述的觀點,也不為全文負責真實性,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予以刪除。






